警惕市場壟斷,數字經濟企業前三季營收增速明顯
數字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大局。從2017年到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7萬億增長到了超45萬億,穩居全球第二。華為、中興通訊、立訊精密等龍頭企業在數字經濟方面展現出強勁實力,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區塊鏈等前沿領域亦涌現出一大批獨角獸企業。
“前三季度,光伏、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業績突出,數字經濟上市公司營收增速也高于整體水平?!敝袊鲜泄緟f會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程鳳朝表示。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則提醒,數字經濟發展對政府監管體系以及國際治理體系正帶來諸多挑戰?,F行國際治理體系難以適應數字化發展需求,正帶來市場壟斷、稅收侵蝕等問題。
市場壟斷問題凸顯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創新活躍,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價值日益凸顯,深入滲透到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過程。
在11月18日召開的中國電子云峰會主論壇上,梅宏分析,當前數字治理提上日程,全球治理體系面臨深刻重塑。
“數字經濟的內涵和外延尚未形成共識,仍然存在一些認識誤區,如將數字經濟等同于虛擬經濟,數字經濟理論體系遠未形成?!泵泛暾f。
梅宏坦言,當前數據要素化認識不足,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推進。“目前,數據要素化面臨諸多挑戰,如數據資產地位尚未確立,確權難題尚待破解,隱私保護和安全體系尚不健全,數據要素市場的培育任重而道遠?!?/span>
在其看來,數字化轉型面臨觀念、制度、管理、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全系列挑戰。其中,觀念上的轉變最為核心和關鍵,面對數字化轉型,許多企業都存在“三不”現象,即不愿,鑒于傳統觀念和路徑依賴,對科技發展態勢的理解認識不夠,甚至對新技術應用持抵觸情緒;不敢,即面對轉型可能帶來的陣痛期和風險,不敢率先探索,期待他人能先吃螃蟹,以降低自身的投入風險;不會,缺少方法、技術和人才,缺少實踐驗證過的成功經驗和路徑。
1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數字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全文)。報告指出,我國數字經濟還存在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等問題,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不足,傳統產業數字化發展相對較慢。其中,農業、工業等傳統產業數字化還需深化,部分企業數字化轉型存在“不愿”“不敢”“不會”的困境,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相對滯后。
數字經濟發展對政府監管體系以及國際治理體系亦帶來諸多挑戰。“現行國際治理體系難以適應數字化發展需求,數字平臺的發展正帶來市場壟斷、稅收侵蝕等問題?!泵泛晏嵝?,“金融科技巨頭憑借數據壁壘形成了一家獨大或寡頭競爭的現象,存在著潛在風險,對金融監管帶來了全新的挑戰。與此同時,信息技術應用帶來的一系列道德倫理和社會問題,也值得關注?!?/span>
數字經濟平臺憑借強大的鎖定效應、網絡效應、規模效應以及擁有的巨大經濟體量、海量數據資源、技術創新優勢和雄厚資本優勢,構建了自成一體的生態競爭體系,并不斷延伸和強化,形成“贏者通吃、強者愈強”的市場競爭效果。相比傳統企業,數字經濟平臺更容易損害市場公平競爭,成為壟斷發生的“重災區”。流量和數據的惡意獲取、惡意的定價行為、通過強行捆綁銷售實現對自我的優待等,均成為數字經濟領域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具體表現形式。
可喜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正在向社會征求意見。據悉,此次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完善數字經濟領域反不正當競爭的法規體系建設,規范治理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中出現的擾亂競爭秩序的行為。
頭部企業七成增收增利
《2022年三季度我國數字經濟金融形勢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內外形勢復雜嚴峻,數字經濟對穩定經濟增長起到重要作用。
前三季度,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5.6個百分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累計增長8.8%,高于GDP增速5.8個百分點。數字經濟生產有力支撐經濟恢復,對GDP增速起到重要拉動作用。
從A股上市數字經濟企業看,無論是代表硬件制造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還是代表軟件服務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今年以來均延續良好發展態勢,主要表現為“較高研發投入、較高營收增長、較高市場估值、占比較快提升”等特征。
今年上半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A股上市公司研發強度(研發支出/營業總收入)為5.9%,比全部A股上市公司高出3.9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提高0.8個百分點,提高幅度比全部A股上市公司高出0.4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IPO數量及募資規??焖僭鲩L。伴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新企業快速涌現,一些企業快速成長并受到資本市場青睞。前三季度,數字經濟核心產業A股新上市公司99家,占全部A股新上市公司數量的近三分之一,通過IPO募集資金2109.5億元,占全部A股IPO募集資金的43.4%;IPO募集資金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97.3%,而同期全部A股IPO募集資金增幅僅為29.6%。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我國數字經濟頭部企業股價普遍出現大幅下跌。其中,阿里巴巴(09988.HK)下跌超過30%,騰訊控股(00700.HK)下跌25.3%,京東(09618.HK)下跌23.7%,百度(BIDU.US/9888.HK)下跌22.4%,網易(09999.HK)下跌18.6%,美團(3690.HK)下跌15.7%?!?022年三季度我國數字經濟金融形勢分析報告》認為,中國數字經濟企業三季度股價下跌與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帶來的不確定性有著一定關系。
在數字經濟各細分產業,不少上市公司正積極布局。華為、中興通訊、吉大通信、中芯國際、深南電路、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太辰光、晶旺電子、特發信息等深耕5G行業;騰訊、阿里巴巴、金山云、神州信息、中科曙光、拓爾思、四方偉業、廣聯達、美林數據、中通國脈植根大數據;綠盟科技、藍思科技、盈趣科技、映翰通、瀚川智能、蘇美達、永福股份、用友網絡、金現代、世紀鼎利、宜通世紀則加碼工業互聯網。
中國工業報梳理統計,以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排序,中國數字經濟公司營收排行榜前十名企業依次是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移動(600941.SH)、中國電信(601728.SH)、美的集團(000333.SZ)、中國聯通(600050.SH)、立訊精密(002475.SZ)、蘇美達(600710.SH)、長城汽車(02333.HK)、中興通訊(000063.SZ)、徐工機械(000425.SZ)。
這十家頭部企業中,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美的集團、中國聯通、立訊精密、長城汽車、中興通訊7家企業前三季度實現“增收增利”。其中,立訊精密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452.52億元,同比增長79.30%,營收增幅最大;長城汽車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81.60億元,同比增長65.03%,利潤增幅最大。
中國平安、徐工機械則呈現營收、凈利“雙降”。其中,中國平安前三季度實現營收8702.02億元,同比下降3.81%;凈利潤764.63億元,同比下降6.34%。徐工機械實現營業收入751.10億元,同比下降19.82%,凈利潤46.76億元,同比下降31.33%。(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