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科技發力的重點,各市又是如何布局工業互聯網產業?設定了怎樣的目標?本篇文章總結了33個城市在2022年對于工業互聯網的部署及升級工作情況。
北京 —— 推進大數據上云上鏈共享
● 系統設計智慧城市架構,加強數據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推進大數據上云上鏈共享,“七通一平”數字底座成型,突出底層共性技術攻關,發揮全域孵化平臺牽引帶動作用;
● 深入落實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完善支持政策, 加強算力算法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上海 ——“全方位,全鏈條”
● 培育15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成40家智能工廠;
● 啟動建設首批7個數字化轉型示范區;
● 推動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 打造30個制造業數字化賦能平臺,建設數字孿生企業;
● 新建40家示范性智能工廠,深化數字商圈、云上會展、洋山港智能重卡等場景應用。
廣州 —— 促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
● 推動全國首批“雙千兆”城市建設,促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頂級節點擴能增容提速;
● 推進千兆網絡建設和創新應用,加快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設和數據中心綠色化改造;
● 培育壯大工業互聯網、供應鏈管理等新興服務業態。
深圳 —— 打造工業互聯網標桿項目
● 構建覆蓋“5G+千兆光網+智慧專網+衛星網+物聯網”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體系;
● 在電子信息等行業打造若干工業互聯網標桿項目,提升制造業綠色發展水平。
武漢 —— 做強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功能
● 推動智能化改造,實施500個工業技改項目,建設10家標桿智能工廠、100條數字化生產線,做強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服務功能;
● 新建5個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建成數據中心機架4萬個;
● 推進數字經濟“573”工程,建成全球燈塔工廠1家、智能工廠56家;
●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注冊量突破60億個;
● 武漢云建成使用,中國電子云項目落戶,首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投入運營。
南京 —— “數據市場、算法市場”
● 主動布局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培育“數據市場”和“算法市場”;
● 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打造10個全國有影響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 實施企業上云示范項目,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達400億元;
● 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大提速,確保國家工業互聯網頂級節點災備中心上線試運行,爭取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等項目落地。
成都 ——工業互聯網一體化
● 圍繞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121個;
● 成功研制一批打破國外壟斷的高端裝備核心部件,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視覺終端專用芯片實現量產;
● 加快建設數字經濟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國家創新發展試驗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共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重慶 —— “一鏈一網一平臺”
● 新認定智能工廠38個、數字化車間215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接入二級節點20個;
● 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帶寬達到590G、骨干互聯網直連城市達到38個;
● 推動產業發展協同協作,制定汽車、電子、裝備制造、工業互聯網高質量協同發展實施方案,獲批共建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
● 深化智能制造實施,加快生產設備、關鍵環節智能化改造,新培育10個智能工廠、100個數字化車間;
● 完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實施制造業“一鏈一網一平臺”試點示范;
● 打造10個“5G+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創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創新展示中心。
天津 —— “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
● 打造“津產發”數字經濟綜合應用平臺和41個應用場景,工業互聯網進一步拓展;
● 現代冶金、輕紡產業加速邁向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海爾天津洗衣機互聯工廠成為全球“燈塔工廠”;
● 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實施智能制造賦能工程;
● 推進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突出平臺作用;
● 新打造100個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培育一批標桿企業,不斷提高制造業數字化發展水平。
蘇州 ——加快“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創新
● 2022年新增市級以上示范智能工廠20家、省工業互聯網示范工程標桿工廠10家、省市示范智能車間300個,推動建設市級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企業40個;
● 培育一批產值過億元的智能制造集成服務商和服務客戶上規模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力爭培育本土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1家;
● 新增省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平臺類項目10個,新增工業互聯網資源池企業20家、工業大數據試點示范項目5個;
● 支持重點企業建設5G內網改造標桿、5G全連接工廠,推動建設市級“5G+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加快“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創新推廣;
● 累計建成5G基站3.7萬個,實現大市范圍5G網絡全覆蓋,新增5G全連接工廠3家,遴選5G內網改造標桿項目5個,“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10個;
● 實施數字化產業工人培訓工程,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制造業數字化人才實訓基地。
長沙 —— 實施“上云用數賦智”
● 著力打造先進制造領跑優勢。持續深耕22條產業鏈,加快構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1+2+N”先進制造業集群,新增2-3個制造業千億產業集群;
● 深入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大力發展先進計算產業,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實現數字經濟占GDP比重超過45%;
● 深化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以數字化轉型促進傳統產業升級;
● 優化算力算法和大數據中心布局,升級改造國家超算長沙中心,爭取設立長沙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
青島 —— 實施“數字化、自動化、網絡化、智能化”
● 做強做大工業互聯網,扎實推進山東半島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
● 累計培育150個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15個工業互聯網園區;
● 青島共上線運行工業互聯網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和26個垂直行業平臺,發布1000余個“工賦青島”“未來城市”場景;
● 培育11家智能工廠、86個數字化車間和自動化生產線、13個“機器換人”項目,推動1000家企業實施網絡化、智能化改造。
西安—— 引進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
● 加大對5G網絡、新一代互聯網、物聯網等重點領域的投資力度;
● 著力培育引進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寧波 —— “產業大腦+未來工廠”
● 打造特色型中國軟件名城、工業互聯網領軍城市、集成電路特色產業基地;
● 堅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加快數字技術與制造業融合,迭代建設“產業大腦+未來工廠”;
● 推動規上工業企業數智化改造全覆蓋,形成一批標志性的智能企業、智能產品、智能應用。
無錫 —— 推動“智改數轉”
● 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做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
● 大力推動企業“智改數轉”,著力夯實數字底座,持續拓展場景應用。
大連 —— 實施“上云用數賦智”
● 企業上云達到8000多家;
● 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方向,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 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建設一批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
東莞 —— “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
● 深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改造、智能化生產,加快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 引進培育數字化服務平臺,支持企業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廣泛應用;
● 引進和發展工業供應鏈企業,建立產業全鏈條、上下游協同機制。
佛山 —— “上云用云、雙跨平臺”
● 引導中小企業“上云用云”,累計打造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項目超100個,爭取更多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落戶;
● 推進數字產業化,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創新應用。
沈陽 —— “輔助生產向控制生產延伸”
● 提高產業數字化水平,促進5G應用從輔助生產向控制生產延伸,打造一批特色應用場景和標志性示范項目;
● 推進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遼寧分院建設,辦好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智能網聯汽車大會。
合肥 ——“上云用數賦智”
● 實施數字賦能行動,培育數字產業;
● 推動三次產業“上云用數賦智”,工業互聯網應用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梯隊,建成“數字中國”先進城市;
● 推動產業數字化,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
● 打造圖聆工業云國家級雙跨綜合平臺;
● 新建5個省級以上行業型、專業型平臺,新增50個以上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昆明 —— “精細化、綠色化、高端化、數字化”
● 大抓產業、抓好工業,重塑工業經濟新優勢,推動產業實現大發展、大提升;
● 推動傳統產業向精細化、綠色化、高端化、數字化方向發展;
● 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家,實施園區規范提升工程;
● 創建四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3家以上。
福州 —— “上云上平臺”
● 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000家、千億工業企業(集團)5家、百億工業企業(集團)30家;
● 推動福耀玻璃、京東方科技等企業打造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新增“上云上平臺”工業企業600家以上。
蘭州 —— “上云用數賦智”
● 扎實開展“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加強與華為、??低暤绕髽I深度合作;
● 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建設,創建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3戶、數字車間6戶。
廈門 —— 打造工業互聯網示范園區
●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盡早實現5G網絡全覆蓋,提高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打造工業互聯網示范園區。
常州 —— 打造工業與能源互聯網標桿城市
● 新增省級智能示范車間30家、上云企業3000家;
● 力爭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制造領軍服務商分別達20個、22家;
● 辦好世界工業與能源互聯網博覽會;
● 爭創省級“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打造工業與能源互聯網標桿城市。
惠州——“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 以數字化改造“賦智”“賦能”,支持制造業龍頭企業加快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打造一批5G應用示范場景;
● 引導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 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鼓勵企業使用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支持傳統制造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
● 加大工業技改力度,支持450家企業開展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 新增6個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項目,累計推動12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
泉州——“上云上平臺”
● “數控一代”創新應用經驗在全國推廣,全市超五成規上企業參與數字化改造;
● 累計建成數字化車間超100間、數字化生產線近1000條,推廣工業機器人超1萬臺;
● 實施“綠色數字技改”專項行動,加快紡織鞋服、建材家居、食品飲料等主導產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
● 推廣數字化生產線120條以上,新增“上云上平臺”企業1000家以上。
南寧——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 推進工業互聯網新基建項目30個,力爭工業投資增長20%以上;
●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深入實施數據要素融合應用“百千萬工程”;
● 打造30個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應用示范試點;
● 建設智能工廠示范企業60家以上、數字化車間60家以上。
南昌 —— 推進“5G+智慧工廠”建設
●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投入使用;
● 推進數字產業化,加快打造數字產業“兩區六園多點”發展格局;
● 加快推進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項目建設;
● 加快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江西分中心;
● 深入推進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5G+智慧工廠”項目建設;
● 推動主導產業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
南通 —— “上云、智改數轉”
● 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
● 新增省星級上云企業229家,建成紡織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新建5G基站6580座;
● 實施制造業“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
● 開展“千企詢訪”免費診斷服務,完成“智改數轉”項目2000個;
● 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3個,新增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6家、省級示范智能車間25個、省星級上云企業135家。
金華 —— 實施“新智造”計劃
● 強化數字經濟“一號產業”和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雙輪驅動;
● 培育實施“新智造”計劃、未來產業培育計劃,爭取成為“5G+工業互聯網”國家試點;
● 推進產業數字化,實施“5G+工業互聯網”工程,深化“十百千萬”協同創新智造行動;
● 新增工業機器人應用3000臺以上,入圍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3家以上。
中山 —— “上云上平臺”
● 謀劃建設高端數字化產業園區,引進培育1-2家標桿工業互聯網或數字賦能平臺;
● 推動1000家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
石家莊—— 實施“上云計劃”
● 實施數字賦能提級和企業上云計劃,全力推動“正定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