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工業經濟 為穩定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2022年工業和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系統扎實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深入實施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圓滿完成全年主要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惫I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在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指出。
數據顯示,我國工業經濟持續恢復增長,穩中有進。1—11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42.2%,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分別增長21.5%和30.4%;前三季度制造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7.4%……一年的辛勤汗水澆灌出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為明年的工業經濟發展增添了信心。
當前,工業經濟穩定恢復態勢沒有改變,經濟恢復的韌性和內生動能依然強勁,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全球疫情的形勢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內經濟恢復依然不穩固,進一步提振工業經濟需要我們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和部署上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強化底線思維,做好跨周期調節,保持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為明年第一季度乃至全年發展打好基礎。
提振工業經濟,要抓好“十四五”規劃宣貫實施。工業經濟是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的“壓艙石”,工業穩則經濟穩。受疫情沖擊影響,許多國家經濟出現反復波動,經濟脆弱性上升,我國經濟頂住巨大壓力實現持續增長,表現出強大韌性,為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提供了強有力保障。不過,經濟增長往往呈現周期性波動,但大起大落會破壞生產要素和社會穩定,因此,及時出臺政策將有助于積極化解當前面臨的各種突出問題和潛在風險,提振市場信心,穩定工業增長預期。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兩部門發布了《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16條舉措振作工業經濟運行,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秾嵤┓桨浮返某雠_,對提振市場信心、提高運行質量、加快工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為系統謀劃“十四五”時期工作思路,推動工業領域各行業相關工作更好開展,《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業安全發展規劃》等工業領域各行業系列“十四五”規劃陸續發布。這些規劃的出臺,既明確了各行業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也提出了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為產業鏈各方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實施方案》和工業各行業“十四五”規劃出臺,立足今年,謀劃明年,承前啟后,將為工業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營造出更加良好的政策環境。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我們要鉚足干勁、攻堅克難,不折不扣按照時間節點落實好各項任務,全力以赴實現與明年第一季度平穩接續,推動工業經濟行穩致遠,推動美好藍圖變為“實景圖”。
提振工業經濟,要著力加強制造業投資。今年以來,制造業投資持續發力,成為經濟運行一大亮點。1—11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7%;兩年平均增長4.3%,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1—11月份,制造業企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5.3%,高于全部制造業投資增速1.6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持續高于制造業投資增速。1—11月份,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6.6%;兩年平均增長14.2%,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
行業專家表示,投資既是保持宏觀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動經濟結構改善、夯實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穩定制造業投資,對于夯實實體經濟根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具有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領域投資始終保持較高增速,帶動了制造業快速成長,多種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業產值全球第一。但我國制造業仍大而不強,處于價值鏈中下游環節,制造業投資仍然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拓展空間。當前既要多措并舉穩定制造業投資,更要將穩投資與優結構、增動能結合起來,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做大增量,大力支持先進制造業投資,鼓勵企業瞄準未來產業變革方向,持續擴大對新型基礎設施以及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軟件等產業基礎能力建設的有效投資,加快重大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步伐,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增強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盤活存量,引導企業加快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提振工業經濟,要有效暢通工業經濟循環。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近年來,地緣政治沖突、全球化重塑、新冠疫情等引發工業“斷鏈”風險加大,打通重點產品供給堵點卡點,保持產業鏈供應鏈順暢成為確保工業穩定運行的頭等大事?!按蛲ǘ曼c卡點、確保工業經濟循環暢通”也是《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首要任務部署。打通重點產品供給堵點卡點,有效暢通工業經濟循環,需要我們不斷強化對重點行業的運行監測,建立完善產業鏈供應鏈苗頭性問題預警機制,加強問題分析研判,積極應對突發情況,及時處置潛在風險。需要我們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迭代應用,加大“首臺套”“首批次”應用政策支持力度。需要我們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優化產業鏈資源配置。
與此同時,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對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和重塑的作用日益凸顯。新一代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全鏈條泛在互聯貫通,有效減少信息摩擦,實現供需對接,助力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動態調整產品品類、優化產能,對市場需求變化做出敏捷反應。疫情期間,數字技術在幫助企業打通供應鏈堵點中發揮的作用更是有目共睹。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更好發揮數字經濟對暢通工業經濟內外循環的作用。
提振工業經濟,要充分挖掘內需潛力。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皥猿謹U大內需是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增強發展活力和韌性的迫切需要。進一步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有利于暢通國內大循環,有利于增強發展韌性和擴大回旋余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表示。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是國民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當前,我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十三五”時期在多個行業進一步形成規模龐大、技術領先的生產實力,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品中超過四成的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值得注意的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制造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在2006年達到32.45%的峰值,此后呈現波動下降趨勢,至2020年回落到26.2%。
專家指出,我國已處于工業化中后期,制造業比重下降符合客觀規律,但如果制造業占比下降過早、過快,不僅會拖累當期經濟增長,影響城鎮就業,還可能導致產業“空心化”,削弱我國經濟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因此,我們要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著力提升制造業供給體系質量和韌性,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
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工業綠色發展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消費持續攀升,對擴大內需,提升工業發展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市場滲透率達到12.7%,高于前10月。
在充分挖掘內需潛力方面,我們要著力增強制造業供給能力,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擴大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消費。多管齊下有效促進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服務型制造水平進一步提高,工匠精神進一步弘揚,工業消費品品種豐富度、品質滿意度、品牌認可度進一步提升,從而提高工業有效供給能力,增強工業供給結構變化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不斷滿足居民消費升級的需要,增強百姓獲得感幸福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當前,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帶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貫徹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要求,把工業穩增長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提質升級,認真做實做細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