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數西算:一場算力增長與能耗降低的逐夢之旅
放眼全球,數字化浪潮和萬物智聯的發展趨勢風頭正勁,數據成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同等重要的新型生產要素,是全球數字化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在數字經濟的世界中,數據是基石,算力是生產力,而用于承載算力的數據中心則是開啟這場數字化革新的“命門”。
一切算力都離不開數據中心,但這其中存在著一個顯而易見的矛盾:一方面我們需要加速數據中心基礎建設以完善算力布局,而另一方面數據中心必須減排,摘掉“能耗大戶”的帽子。國家發展改革委2021年數據顯示,IDC全年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的2%左右,且呈現遞增態勢,躋身高耗能行業序列。
最近,一則新聞為生態環境保護再次敲響警鐘——今年7月以來,北極圈溫度一路飆升至32.5攝氏度,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的冰蓋正加速融化,科學家們在北極圈穿起了短袖。這并非偶發事件,大約10年前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諸如冰川融化、龍卷風、地震、海嘯、山火等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如今正頻繁地出現在現實世界中。
如何在確保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實現節能減排,是時代留給人類的命題,而中國的回答是“走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回到文章開頭所述問題,如何處理數據中心“快發展”和“高耗能”之間的矛盾,來自張北草原上的風正給人們以啟迪。
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26個冬奧場館的照明用電全部來自張北的風力發電,“用張北的風點亮北京冬奧的燈”。位于河北省張北草原上的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在2020年實現投運后助力26個冬奧場館實現了100%清潔能源供應。而在去年“雙十一”期間,就在全國網民購物狂歡徹夜不眠時,阿里云張北數據中心默默承載著天貓平臺上所有的電商交易。
在張北這片廣袤的草原上,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成就了當地的風能,帶動了成千上萬的渦輪發電機,也引來了數據中心集群的青睞。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和云企業愿意將數據中心搬到氣候適宜、綠色能源充沛等條件好的地方。
但全國性的算力資源布局不能僅依靠企業推動,還要依靠商業環境循序漸進地推動。為了讓全國數據中心的布局更合理,讓綠色低碳與算力構筑和諧共奏,2022年2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通過國家政策的強勢推動,“東數西算”將實現我國算力布局的“一盤棋”規劃,帶動我國算力基礎資源的“提速換擋”。從to B領域的數字化發展角度,這是一場面向未來數字產業發展增量的未雨綢繆,也是一場探索算力增長與能耗降低的逐夢之旅。
不過,這其中存在的難點和挑戰并不少,比如算網如何協同,想要算力如同水電一樣“一點接入、即取即用”離不開算力網絡的配合,需要電信運營商對網絡樞紐節點、出口帶寬、鏈路連接等方面進行適配。再比如,算力資源如何優化調度,西部地區的樞紐節點城市需要做好業務定位,加大西部產業溢出,找準IDC需求差異化,避免盲目“大干快上”。
總之,“東數西算”是中國算力基礎布局乃至數字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八大算力樞紐節點區域如何打好“算力牌”,還需“政產學研”合力為之。為此,通信世界全媒體計劃在9月舉辦“東數西算”全國行系列活動,通過邀請政府領導、權威專家、電信運營企業及ICT產業鏈代表等,實地走訪全國八大樞紐節點城市進行調研考察,全面把脈地方算力集群的發展,分析產業發展態勢,共繪“東數西算”新未來。
(備注:青蛙工業云平臺目標是幫助黑龍江工業企業、哈爾濱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嚴把數字轉型方案的質量關,結合 哈爾濱數字化車間政策 數字孿生技術 哈爾濱軟件定制 哈爾濱互聯網工業 哈爾濱標識解析方案 以及哈爾濱智能制造等相關的產業政策,為龍江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開辟一條新出路,提供一個快速有效的提產增量的解決方案,助力黑龍江老工業振興,哈爾濱工廠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