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實現知識工作自動化與智能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控制理論和控制工程專家柴天佑3日在“2022 AI+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上表示,工業互聯網與AI協同發展實現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才能給制造業帶來變革性的變化。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含義是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制造活動中知識工作自動化和人機互動與協作智能化,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制造全過程優化。
“目前,企業生產管理過程的決策主要依靠人,企業管理者與工程技術人員通過信息系統獲取數據并通過人的智能獲取生產信息,依靠經驗和知識識別復雜運行工況,決策生產指標、工藝參數、控制系統指令。然而,人的決策行為往往制約發展。人的素質不同,知識結構不同,因此難以實現生產制造全流程優化,難以實現個性定制高效化。”柴天佑說。
柴天佑表示,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使制造企業由資源計劃、制造執行、控制系統三層結構變革為兩層結構,底層是智能自主控制系統,上層是人機合作的智能化管理與決策系統。
面臨的挑戰是工業智能算法和實現大數據驅動的工業智能算法的智能化管理與控制系統。工業人工智能與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為實現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開辟了新途徑。
柴天佑認為,我國的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新工業革命的基礎設施,是智能制造的基礎設施。
他提出,將工業互聯網發展為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設施,要向“兩頭”延伸。
一是向企業管理與控制系統下沉。在原有的工業管理與控制系統基礎上增加智能數據采集、智能傳感、5G和邊緣控制系統。將原來的工業管理與控制系統發展成為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自主可控的工業智能化決策與控制系統,將跨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成為面向不同工業場景的專業化、智能化工業互聯網平臺。
二是發展工業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產生價值的智能算法。將產品設計、產品制造與產品服務中目前只能依靠人的感知、認知、分析與決策能力和經驗與知識來完成的影響經濟效益的知識工作,實現知識工作的自動化和智能化,來顯著提高經濟效益。
柴天佑指出發展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思路與方法:(一)問題驅動,找準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二)確定目標,以最優秀的操作人員、工程師與管理者為參考目標;(三)采用工業大數據和端邊云架構,建立數字孿生系統;(四)將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技術、工業自動化與信息化和工業領域知識深度融合與協同,研發工業智能系統;(五)采用匯聚研究思想,將學科方法和技術研發相結合,采用團隊科學研究模式;(六)機制創新,研究單位、高技術公司、制造企業合作,形成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工程應用長期穩定的合作研究機制和研發團隊。
(備注:青蛙工業云平臺目標是幫助黑龍江工業企業、哈爾濱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嚴把數字轉型方案的質量關,結合 哈爾濱數字化車間政策 數字孿生技術 哈爾濱軟件定制 哈爾濱互聯網工業 哈爾濱標識解析方案 以及哈爾濱智能制造等相關的產業政策,為龍江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開辟一條新出路,提供一個快速有效的提產增量的解決方案,助力黑龍江老工業振興,哈爾濱工廠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