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布局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大力推進“數字工匠”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工業互聯網作為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重要基礎,面臨人才支撐嚴重不足的問題。日前,在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與廈門市、晉江市等地有關部門簽署合作協議,啟動建設工業互聯網數字人才培養基地?;亟ㄔO將加速推進“數字工匠”培養,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深化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加速打造數字人才國際競爭新優勢
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數字化發展浪潮,世界各主要國家紛紛加強數字人才布局。美國發布《美國先進制造業領導力戰略》《關鍵和新興技術清單》等,提出加大關鍵和新興領域人才保護和爭奪;德國政府發布《聯邦政府數據戰略》,將“提高數字能力并打造數字文化”作為四大行動領域之一;歐盟委員會發布《歐洲新工業戰略》《數字教育行動計劃(2021-2027)》等系列文件,強調“建立高效的數字教育生態系統、提高數字技能和數字轉型能力”。
培養數字人才,工業互聯網是主戰場。我國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工業和信息化部連續發布《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均強調加大人才保障,政策要求細化深入。從地方層面看,全國31個省市出臺了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和引進相關政策,圍繞“強化工業互聯網人才隊伍支撐”“加強工業互聯網相關學科建設”“引進高水平高層次領軍人才”“暢通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間人才流動渠道”等若干措施。世界各國正處于搶抓數字人才的關鍵期,全面謀劃、系統施策,培育工業互聯網人才將為我國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提供寶貴機遇。
產業升級帶來人才需求變化,亟需解決工業互聯網人才供需難題
隨著工業互聯網加速發展,我國制造業用人結構正在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升級,高技能人才、“數字工匠”面臨數量短缺和結構性失衡等問題。一是人數缺口大。當前工業互聯網專業人才供給不足,如5G全連接工廠、標識解析體系、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大量人才支撐。據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工業互聯網產業人才需求預測報告(2021年)》測算,預計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人才需求總數量約為235.5萬,流入工業互聯網相關產業的應屆畢業生人數不足40萬,產業人才缺口數量將達到168.5萬人。二是結構性失衡。工業互聯網經營管理、專業技術、技能人才數量不均衡,現有人才隊伍復合型能力不足。學校培養專業化人才與崗位需求匹配度不高,據《工業互聯網人才白皮書》測算,2020年我國專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中,工業互聯網相關專業類別與工業互聯網相關職業的匹配率依次僅為33.3%、39.4%、34.1%。
在此背景下,亟需充分發揮政產學研用各方力量,加快探索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機制,建立現代化、專業化、體系化的教育培訓體系,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以重點行業、重點區域作為先行試點,打造試點示范標桿效應,破解人才培養供需難題。建設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體系,推動工業互聯網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創新發展。
建設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基地,全面賦能“數字工匠”培訓認證
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基地將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本地運營”的方式,建設人才培養、人才認證、人才對接的綜合服務體系,解決區域和行業人才需求痛點,全面支撐產業數字化轉型。
一是面向不同主體開展定制化培訓。依托人才培養基地,面向社會各類人才隊伍開展定制化培訓。面向政府領導干部,開展政策宣貫,著力提升數字化轉型戰略思維;面向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重點加強轉型交流和數字素養,提升管理水平;面向專業技術技能人才,開展技術技能培訓。
二是提升“數字工匠”實操能力。依托屬地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和代表性行業企業,共同開展實訓環境建設,推進數字人才培養所需的軟硬件基礎設施部署,包含基地規劃、課程設計、設備研發、平臺開發等,通過實訓補足參訓學員的技術短板,提升學員數字化動手能力、數字化知識能力、數字化操作能力。
三是深化產教融合體系。發揮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創新中心作用,立足連接產業和職業院校兩端的樞紐優勢,推動院校專業建設、教學資源建設、師資培訓、就業對接等工作,培養高層次研究型、應用型工業互聯網專業人才,大力推進一體化職業教育發展,完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有效提升行業數字人才供給能力。
(備注:青蛙工業云平臺目標是幫助黑龍江工業企業、哈爾濱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嚴把數字轉型方案的質量關,結合 哈爾濱數字化車間政策 數字孿生技術 哈爾濱軟件定制 哈爾濱互聯網工業 哈爾濱標識解析方案 以及哈爾濱智能制造等相關的產業政策,為龍江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開辟一條新出路,提供一個快速有效的提產增量的解決方案,助力黑龍江老工業振興,哈爾濱工廠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