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王建偉: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超45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
7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王建偉在2022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始終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已數年穩居世界第二。據測算,從2012年至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在多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是新型基礎設施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截至2022年5月底,所有地級市全面建成光網城市,千兆用戶數突破5000萬,5G移動電話用戶數超過4.2億戶?!?G+工業互聯網”應用不斷深化,截至今年6月底,工業互聯網應用已覆蓋45個國民經濟大類,工業互聯網高質量外網覆蓋300多個城市。
二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步伐日益堅實。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越做越好,“綜合型+特色型+專業型”平臺體系基本形成,目前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平臺超過150個,連接工業設備總數達到7880萬臺套,平臺創新發展生態持續繁榮。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孵化解決方案供應商超6000家,服務范圍覆蓋90%以上制造業領域,推動智能制造裝備市場滿足率超過50%,無人智能巡檢、數字工廠、智慧礦山等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蓬勃興起。
三是重點數字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推動成立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孵化了一批重量級開源項目。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7%,增速創下近10年新高;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的業務收入保持了17.7%和16.9%的高增速。
四是數據要素活力加快釋放。印發《企業數據管理國家標準貫標工作方案》,遴選一批數據管理能力國家標準貫標工作試點地區,推動企業提升數據管理能力,提高數據要素供給質量。引導各地方積極開展數據要素市場探索,支持北京、上海等地數據交易所建設,指導上海、貴州、深圳等地制定數據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加快激發數據要素價值潛力。
五是數字經濟治理取得積極成效。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相繼出臺,《“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正式印發,政策體系不斷優化。制定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辦法(試行)》,組織基礎電信企業開展數據安全標準貫標工作,指導660余家企業開展數據安全合規自評估。加大對電信網絡詐騙打擊力度,開展“斷卡2.0”“打貓”等專項整治行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六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持續深化。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加強同沿線國家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合作,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倡議發起并加入《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等系列國際合作倡議和協定,積極開展雙多邊數字治理合作,推動建立開放、公平和非歧視的數字營商環境。
來源:新京報
(備注:青蛙工業云平臺目標是幫助黑龍江工業企業、哈爾濱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嚴把數字轉型方案的質量關,結合 哈爾濱數字化車間政策 哈爾濱兩化融合政策 哈爾濱軟件定制 哈爾濱互聯網工業 哈爾濱標識解析方案 以及哈爾濱智能制造等相關的產業政策,為龍江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開辟一條新出路,提供一個快速有效的提產增量的解決方案,助力黑龍江老工業振興,哈爾濱工廠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