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算力底座 助力數字經濟騰飛
數字經濟時代,算力作為關鍵“底座”的支撐和賦能效應日漸凸顯,將為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助力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能。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以算力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布局數據中心資源,提升全社會算力水平,加快算力技術創新,培育算力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底座”賦能效應日漸凸顯
最近一段時間,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備受關注。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在近日舉辦的2022中國算力大會新聞發布會上指出,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全面開啟,算力作為重要“底座”支撐,賦能作用日漸凸顯。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力,將為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激活數據要素潛能以及促進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天,算力已經成為全球主要國家的戰略選擇,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全球各國的算力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呈現顯著正相關。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中國的算力由基礎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級算力組成,總和已位于全球前列。
“算力設施是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底座’,對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作用巨大。”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介紹,相關數據顯示,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0.33%和0.18%。算力網絡的技術理念已逐步在行業形成共識。
算力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日漸顯著。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表示,數字經濟發展需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新型基礎設施在“十四五”期間將創造10萬億的市場規模。其中,算力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會不斷提升,算力每投入1元,有望帶動3~4元的經濟產出。
由此可見,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算力的有力支撐,算力將在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以及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提速
為了更好地助推數字經濟發展,加快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統籌部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算力“底座”。張云明介紹,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著力構建以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為基礎,以數據和算力設施為核心,以融合基礎設施為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加快算力規劃制定,加強算力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算力資源供需對接,培育算力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
自去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圍繞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發布了一系列政策、規劃。2021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加強頂層設計,推動算力、數據、應用資源集約化和服務化創新;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提出用3年時間,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綠色低碳、算力規模與數字經濟增長相適應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格局;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統籌布局綠色智能的數據與算力設施,明確“十四五”時期數據中心算力指標;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 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數據中心和5G基本形成綠色集約的一體化運行格局。
在政策的指引下,我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在2022中國算力大會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我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成果顯著。截至2021年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達到52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超過140 EFlops。另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在用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超過450個,智算中心超過20個。通用算力規模超過109 EFlops,智能算力規模超過29 EFlops。
謝存表示,數字經濟時代,算力不僅是關鍵生產力,也將成為普遍應用。隨著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算力應用的新模式、新業態正加速涌現,算力深度融入制造、交通、教育、航空航天、金融、傳媒等更多行業,同時,算力調度、算力管理、算力交易也成為業界探索的重點。算力正在從“資源”變成“要素”,最終將像水、電一樣,應需而生、應需而動、應需而變,成為人們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組成部分。
算力時代正在開啟,算力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將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更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備注:青蛙工業云平臺目標是幫助黑龍江工業企業、哈爾濱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嚴把數字轉型方案的質量關,結合 哈爾濱數字化車間政策 哈爾濱兩化融合政策 哈爾濱軟件定制 哈爾濱互聯網工業 哈爾濱標識解析方案 以及哈爾濱智能制造等相關的產業政策,為龍江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開辟一條新出路,提供一個快速有效的提產增量的解決方案,助力黑龍江老工業振興,哈爾濱工廠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