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和信息化可持續發展報告(2021)》發布
11月7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與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共同主辦的工業和信息化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暨《中國工業和信息化可持續發展報告(2020)》發布會在上海召開。會上,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發布《中國工業和信息化可持續發展報告(2021)》。
《報告》顯示,我國工業規模穩定增加,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2020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13071.1億元,比上年增長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8%,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 。2012年到2020年,中國工業增加值由20.9萬億元增長到31.3萬億元,其中制造業增加值由16.98 萬億元增長到 26.6 萬億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 30%。中國制造業企業500 強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分別從2012年的 19.7萬億元、21.7萬億元,增長到2020 年的39.19萬億和37.4 萬億元;最新發布的世界500 強企業榜單中,中國工業領域企業有 73家入圍,比 2012 年增加了 28 家。
李毅中強調,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有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能源是源頭、工業是重點、企業是主體,與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強調的企業社會責任相一致。企業要把“雙碳”納入企業發展戰略,置于全國和行業大局之中,落實到負責任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去。工業領域中,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是重點。
“十三五”期間,中國工業增加值具體情況
發展可持續的工業化 推動經濟包容增長
實現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續的工業化,對促進各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積極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嚴禁新增鋼鐵產能,不斷強化環保、能耗、安全、質量等要素約束,規范企業生產行為,中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穩步提升,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4.5%。
全面推進產業數字化,瞄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推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深化業務關聯、鏈條延伸、技術滲透,推動兩業相融相長、耦合共生,發展服務型制造,推動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強化個人信息保護,健全標準、政策、技術保障體系,加強工業大數據發展與管理,有效防范化解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風險隱患。
《報告》預測,“十四五”時期,中國總體上仍將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鋼鐵、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資源能源消費還將有一定增長,人民群眾對綠色產品的需求也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工業和信息化行業應把握面臨的新形勢和新問題,按照制造強國建設戰略部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培育綠色新動能,推進綠色技術創新,將綠色變為中國工業發展的底色。
經濟包容性增長是尋求經濟實現協調、可持續的增長方式。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積極落實擴大內需戰略,著力提高供給質量,激活消費潛力,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努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鼓勵外向型企業加快出口轉內銷,暢通國內大循環。
推進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同聯動發展。加強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建立市場化法治化化解過剩產能長效機制,深入實施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加強標準、計量、專利等體系和能力建設,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 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智能制造工程、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行動,有針對性地培育新型智能產品、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等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發展,擴大升級信息消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加強優質企業培育,支持大企業兼并重組、做強做優、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提高專業化發展能力,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建設可持續的基礎設施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建設高質量、可持續、抗風險、價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礎設施,有利于各國充分發揮資源稟賦,更好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實現聯動發展。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積極發揮行業優勢,圍繞強化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支撐,布局建設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中國制造競爭力持續增強,通信設備、工程機械、高鐵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
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三峽垂直升船機投運,全球最先進的超深水鉆井平臺建成運行,特高壓輸變電大型成套裝備等躋身世界前列,中國制造水平不斷提升,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形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充換電網絡,5G、智能交通等新型基礎設施逐步部署,城市公交、出租以及物流配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的比例不斷提高。
《報告》顯示,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不斷推進,引導數據中心向高技術、高效能、低排放“兩高一低”方向發展。2020 年,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加快構建,高質量外網連接超過 18萬家工業企業。標識解析體系“東西南北中”五大國家頂級節點穩定運行,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 100 家,全國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全面建成。
工業是中國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的重點領域,對工業領域來說,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任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行業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組織實施工業和通信業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笆濉逼陂g,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 16%,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強度下降 20% 以上。
《報告》透露,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積極抓好頂層設計,將制定發布《“十四五” 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加快重點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大降低排放強度工作的力度。強化工業節能增效,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和水資源的綜合利用,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將深入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實施汽車行業綠色制造工程,制定出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推動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來源: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