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營造制造業發展環境
4月23日,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舉辦的“2022年經貿形勢報告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一季度工業經濟總體開局平穩,但“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工業領域表現依然突出,后續工業穩增長面臨新情況新挑戰,需要加強前瞻性研判,做好跨周期調節,實施精準性對沖。
辛國斌強調,針對疫情影響,工信部從3月份就啟動建立防疫物資、民生保供,春耕備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制度的相關工作,大力協調解決物流受阻,零部件供應中斷等問題。目前已經發布4批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企業,總量為2000多家。
“這2000多家企業大多是產業鏈龍頭,在產業鏈上還有與他們相關的幾千家企業,現在各部門與相關地方政府建立了一個橫向協同、縱向聯動的工作機制,著力解決供應鏈產業鏈上的堵點和痛點問題。”辛國斌說。
對于如何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穩增長的問題,辛國斌表示將突出“六個著力”,推動工業穩增長政策落地落實,疏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培育優質企業群體,為中小企業發展紓困解難,著力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營造有利于制造業發展的環境。
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增多
辛國斌表示,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的主要指標總體實現了平穩增長。但當前奧密克戎病毒肆虐全球,國際地緣沖突升溫,糧食危機、美聯儲加息等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增多,微觀主體的感受與宏觀數據出現一些差異,內外部形勢出現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和新挑戰。
第一,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多變,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
辛國斌指出,進入2022年,抗疫政策差異、疫苗分配不均等因素導致不同經濟體復蘇更加分化,全球經濟增長趨緩。
近期OECD和IMF分別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下調1個和0.5個百分點。受貨幣寬松、供給沖擊等因素疊加影響,主要經濟體通脹屢創新高。經濟增速下降、通貨膨脹上升,一升一降,全球經濟可能陷入“滯漲”局面。
同時,美聯儲啟動加息進程,發達國家宏觀政策轉向,可能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造成較大沖擊。國際地緣沖突引發原油、天然氣、有色金屬和農產品價格大幅攀升,加大輸入型通脹壓力,并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帶來擾動。
第二,國內疫情多點散發,通過多種渠道傳導沖擊工業經濟。
今年以來,國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目前已波及30個省區及近200個地市。辛國斌表示,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出現人流、物流不暢的情況,原材料和產成品運輸受阻,企業停產限產明顯增多。全國3月整車貨運流量指數日均值同比增長2.6%,較1~2月6.2%的增速大幅回落。
“長三角地區汽車裝備、電子等產業,其中一家企業停產,可能導致產業鏈供應鏈上一大批企業受到影響。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事關經濟社會安全穩定大局。”辛國斌說。
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出臺相關政策舉措,要求全力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協調解決制約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突出問題。工信部已向上海等抗疫一線派出工作組,加強前后方協同、強化部省聯動,保障重點企業穩定生產和重點產業鏈運轉順暢。
第三,供給側約束持續顯現,芯片和重要礦產資源保供穩價壓力加大。
芯片結構性短缺仍在延續,一些國際大廠芯片交貨期延長到30周以上,持續制約汽車以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產能釋放。
此外,銅、鎳、鈷、鋰、鉑等重要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高,進口來源相對集中,在地緣沖突、產能周期和資本炒作等因素疊加影響下,短缺風險顯著上升,全球航運阻滯、運費價格上漲的局面仍未明顯緩解。
第四,市場需求回升面臨制約,工業經濟恢復的內生動能仍顯不足。
3月份以來,消費復蘇受疫情反復擾動,發生本土確診病例的地市級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全國的比重超過了35%。
辛國斌認為,隨著一些地區上調疫情防控等級,消費場所受限,消費增長可能將再次放緩。投資后勁不足,疫情沖擊、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導致制造業企業投資意愿下降。同時,出口的不確定性也在上升,隨著發達經濟體刺激政策退潮、新興經濟體產能逐步恢復、防疫物資需求減弱,疊加去年高基數因素,我國工業品出口增速面臨回調壓力。
第五,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較多困難,市場預期依然偏弱。
辛國斌指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較多的困難,市場預期依然偏弱,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企業尤其是中下游企業的成本壓力持續加大,一些企業出現增收不增利,有單不敢接等現象。企業清欠工作雖然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中小企業回款難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企業信心和市場預期依然不足。
“3月份制造業小型企業PMI為46.6%,雖然比2月上升1.5個百分點,但連續11個月處于榮枯線以下。中型企業PMI為48.5,比上月下降2.9個百分點,也是低于臨界值。企業的庫存也在增加,很多企業感覺到銷售鏈影響較大。”辛國斌說。
他認為,3月份以來,一些指標明顯放緩,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靶枨笫湛s,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工業領域表現的依然突出,恢復仍不均衡、不穩固。但中國工業發展仍然具有很大的韌性與潛力。去年四季度以來出臺的各項工業穩增長政策效果正在持續顯現,組合式減稅降費、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擴大內需等政策紅利還在釋放過程中,支撐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積極因素也在不斷積累。我國工業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恢復發展的總體態勢沒有改變。
紓困政策落實落細
對于如何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穩增長的問題,辛國斌表示,將加強前瞻性研判,做好跨周期調節,實施精準性對沖,具體突出六個著力點。
一是著力推動工業穩增長政策落地落實。
大力推動已出臺的振作工業經濟運行實施方案和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政策落地見效。加強重點行業、重點省市、重點園區、重點企業運行情況調度監測和形勢研判,加強政策研究儲備,根據新形勢新問題新要求,及時研究出臺新的政策措施。
“在今年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綜合督查中,我們將重點督查工業穩增長各項政策落實情況,確保各項已出臺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辛國斌說。
二是著力疏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
工信部已經組織建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臺,目前收到企業反饋的各類問題訴求200余條,涉及近1000家企業。同時還在抓實落細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的“白名單”制度,加強部省協同和跨區域協調,集中資源優先保障集成電路、汽車、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企業復工復產。
加大重要原材料保供穩價力度,強化鉀肥、稀貴金屬等重點產品供應保障。繼續實施汽車芯片攻堅行動,全力提升芯片供給能力,推進龍頭企業強鏈補鏈。
切實做好醫療物資保供工作,持續完善重點醫療物資保供體系,加強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試劑、疫苗、重點藥物、醫療裝備等醫療物資生產調度和供應保障,全力保障上海等地抗疫醫療物資需求。
三是著力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行業急需的關鍵共性技術,繼續布局建設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促進產業集群和產業鏈聚集,使制造業上下游創新形成聯動、協同效應,加速科研成果轉移擴散和商業化應用。
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將實施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完善“揭榜掛帥”等組織方式,加快攻關突破。發布優秀示范推廣產品和工藝目錄,實施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示范應用,支持企業用好首臺(套)、首批次保險補償等優惠政策,解決“不敢用、不想用”的顧慮,促進產品迭代創新,加快變成“能用”“好用”的產品。
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繼續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完善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機制,進一步研究支持集群發展的針對性舉措,加快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新材料等領域培育一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培育一批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四是著力培育優質企業群體,全力為中小企業發展紓困解難。
工信部將著力推動落實已出臺的助企惠企改策,深入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會同有關部門研究進一步幫扶中小微企業的政策舉措。聯合有關部門開展涉企“三亂”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深入推進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營造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引導中小企業專注于自己擅長的特定領域,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培育更多“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
五是著力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深入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面向重點領域實施行業數字化改造,完善數字化轉型配套標準體系,培育企業數字技術應用能力,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穩妥推動工業企業的業務流程和設備上云上平臺。建設一批智能制造工廠。繼續組織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發揮標準引領和試點示范帶動作用,建設更多智能制造工廠。
加快推動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全力推動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發布綠色低破升級改造導向目錄。啟動一批改造升級項目,開展綠色低碳技術和產品示范應用,推進重點行業和領域低碳工藝革新。落實好《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開展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制定一系列專項政策,穩妥、科學、有序推動工業領域碳達峰。進一步加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發展綠色智能船舶,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在培育新增長點的同時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
加強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融合應用,適度超前布局建設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今年將新建5G基站60萬個以上。堅持建用并重、以建帶用、以用促建,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場景協同發展。加快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實施一批行業應用示范項目,挖掘推廣一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
六是著力營造有利于制造業發展的環境。
深化改革激發產業發展動力,繼續實施制造業降本減負行動,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果,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等政策力度,推動減稅降費政策向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傾斜。進一步深化重點領域“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編制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組織實施制造業專項貸款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深化產融合作,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發揮政府性引導基金作用,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強化制造業人才供給保障,加強制造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對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貫通“技術工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國工匠”的成長通道和發展路徑。引導制造業企業在提質增效中改善制造業從業人員工作環境,提高制造業從業人員待遇。
擴大高水平開放合作,堅定不移地走開放發展的道路,緊扣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快推動先進制造業領域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利用雙多邊合作機制,進一步深化國際產能合作,鼓勵國內企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創新鏈,構筑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利益共同體,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穩定。